尼苏泼生活习俗
2020-07-21 09:40:07

居住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彝族共有36000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百分之22.7%。主要分布在洼垤、龙潭、青龙厂区一带。除这些地区聚居比较集中以外,一般都以分散小区居住状况,与当地的其它民话交错杂居。他们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勤劳、勇敢、啍朴的彝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与其它各族人民共开拓边陲,开发和发展了元江的自然资源。为元江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元江彝族的村寨,一般都居住着海拔一千至一千五百米的山区或半山区。居住在平坝和河谷地带的则属少数。这里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夏无酷热,冬无严寒。一年中雨季和旱季分明,霜期一般为两个月,年平均温度在摄氏18℃℃至24℃之间。年降雨量在七百毫米到八百毫米。少雨多雾,七八月份雨量较为集中,气候明显地分为雨季和旱季。每年五月至八月为雨季,十一月至第二年的四月为旱季。一寨一般几十户人家,也有上百户以上的村落。

住宅多为土木建筑的楼房。土墙木柱,俗称“土掌房”。与汉族地区大致相同。这种“土掌房”住宅很讲究,房顶用土筑成平面,既是屋顶,便于取材和防火,又可做阳台晒场。又是妇女们做针线的好地方。

房子一般是正三间两耳房的上下两层格式。中间有一个长方形的开井。有的地方还盖有两层式门楼,成为一个整体的四合院。彝族的住房建筑极讲究,清规戒律也很严,一般建筑,两耳房的高度不能同正间一般高,如果正间和耳房的地基高度一样,在建盖时也要把耳房的地基挖低一些,不论如何,也要保持一定的差距,意为儿女子孙不能同父母长辈平起平坐。住房建成以后,正间的左侧是本家长辈的睡处。右侧是长孙、妇女、孩子的睡处。其余的儿女子孙只能在两耳的下层就宿,如果长辈去逝后,长子就要代替家长搬进左侧房间,根据长辈的遗嘱,掌管家庭事务。

房屋的上层用来存放谷米食物,下层主要是厨房和人的住宿之所。

过去,正间堂屋的贡桌上摆着一个“神桩”,汉族叫“菩萨”,这个“神桩”是父母死后,用本氏族特用的木料雕成小木人状,捆上一种特用的稻草,外出再给小木人穿上衣裳,置于正间堂屋的贡桌上作为祖灵,上面还写有死者的姓名、个龄、出生年辰以及结婚的年月等,三五代后集中火化、理掉或置于山岩石洞中。置“神桩”的目的,意为崇拜祖宗,对父母的孝敬。后来受当地汉族的影响,又多置于“天人”的东西,上面写有“天地吉清”,“万事如意”等安度幸福,全家平安的吉祥语。在贡桌的“神桩”下面还摆着一个香炉,至于烧香的情况各地有异,有的长年累月地烧,意为死者长期和家人相处在一起;有的却只在逢年过节才烧,意为活人度佳节,也该请去世的先辈回来和大家团圆,共同分享节日的佳肴。

关于置“神桩”的来历,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一个彝族寨子里,有户人家,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母亲和一个儿子。儿子力大如牛,干活很卖力,几乎是两头顶星星,早出晚归,早晚饭都是母亲送到地里。但儿子性情暴躁,不能体谅母亲的苦处,待老母亲十分不好。“若饭送去早一点,他就要骂母亲天还老早早的,肚子还不饿,就送来了,可是,若送晚了一点,就怨母亲行动太慢,总之,随怨就怨,随骂就骂,不论如何都不能满足他的心。母亲拿他没办法,有时,还要受儿子一顿毒打,日子过得十分痛苦。”

有一次,他在地里劳动,见一只鸟啄食回来到树上,给住在窝里的小鸟吃,那些小鸟站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张着嘴接食吃,他看后呆呆站在那里,颇为感动,联想到一个自然界的鸟都很有感情,何况自己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自己的母亲天天把早晚饭送来,自己不但不去接,还时常骂母亲,有时甚至还打她……想到这些,他心中十分难过,羞愧难忍,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就种坏脾气,再不让母亲送饭,要好好孝敬母亲。后来的一天,当母亲送饭来的时候,他放下锄头,从田间跑出来,顾不上洗脚,边跑边喊,朝母亲奔去。母亲抬头一看,见儿子今天的行动特别异常,嘴里还喊着什么,以为儿子又要来打她,放下饭箩,掉头就跑。急忙中不慎,跌撞在一棵树桩上,不幸至伤身亡。儿子见状,悲痛至极,他守在母亲的遗体边,只能痛哭流涕,没有什么办法。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哭干了泪,哭哑了嗓子,但已经无济于事,母亲一动也不动,他悔眼的泪水不能使母亲复生。此时,他想得很多很远,既想到过去,又想到现在,也想到将来……于是,在极度的悲痛中,为了吸取这一沉痛的教训,为了教育后代人与之为戒,他在地上挖了坑把母亲的遗体草草埋葬了之后,就把这棵树桩挖回家里,置于正间堂屋的贡桌之上,然后把饭菜摆在树桩前烧香,磕着头,又哭了一场,以表达对母亲的悔过和敬孝。从此,彝族人民与之为戒,慢慢地在每家每户都妨照如此,用特用的树桩刻成小人状,命名为“神桩”。置于堂屋的贡桌上。作为祖灵。一来表示对死者的孝敬,二来教育后代,“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样,就把置“神桩”的习俗相沿成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以示纪念。

这种彝族家里置“神桩”,摆“天人”和烧香的习俗,一直沿续到文化大革命前期。后来破“四旧”时均已清除。现在,当地的一些地方,这种习俗已不复存在。但在逢年过节时,特别是过年时,很多老人都喜欢摆上“香炉”烧香,先敬上饭菜酒肉祭献之后,全家人才进入过年就餐。

元江彝族自古至近代,也和其它地区的彝族和其它民族一样,对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很多现象,得不到正确的解释。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不少忌禁。普遍信仰万物有灵,自然崇拜。为了预知未来祸福,婚、丧、病、播种、收割、盖房、过年等,大凡生产生活上的许多事项,都要请“毕摩”、“贝玛”事先占卜行事。吉则行,凶则止。多数“毕摩”一般通晓老彝文,他们作法事依照老彝文的“毕摩经”行事。也有的毕摩不用经书,使用木刻卜、鸡骨头卜、鸡蛋卜和猪肝卜等。由于盛行万物有灵,太阳、月亮、雷电以至山石、树林、水源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因此,不少彝族村寒有“祭密枝”(山林)“祭山坡”、“祭龙树”,水源或大树等宗教活动。不能砍“龙树”也就成为一种忌禁。比如“属兔”一天不能播种,“锅桩”的三块石头不能用脚触动,属鼠的一天不能封盖房顶等等。据说触犯了这些,就会生病招灾,倾家荡产,因此,起盖房屋的清规戒律很严,开挖地基要卜凶吉,立间架结构妇女不能观看,封盖房顶必须按六十甲子推算出吉日,才能请人挑土封顶。吉日当天,那怕是下雨下箱,炎凉酷寒,不便施工,也要首先挑上几挑土,以便建成后万事如意,不至于发生什么不好的事。这一点,直到现在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活动都直接影响了生产和生活。

元江彝族地区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是玉米、稻谷、洋芋、小麦、红薯、高梁、荞麦等,畜牧业在山区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大牲畜尤为突出,一条水牛或一条黄牛被视作是一家人的一半家产。盛产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烤烟和野生药材,如黄莲、三七、草乌等。其中洼垤烟在全县尤为出名。金灿灿,香喷喷,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盛产的水果有桔子、杮子、梨、石榴等,尤其是邓耳桔和风洞桔远近闻名,深受人们的赞赏。

农作物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有犁、镰刀、锄头,其耕作方法粗放,耕地虽多也固定。但相当一部份土地仍是“刀耕火种”轮息丢荒。且因田少地多,加之水源短缺,往往靠天吃饭,因而收成微薄。劳动按其性分工较明业,如犁田、耙田、伐木、盖房、赶马等重活匀由男子担任。拔秧、播种、割稻、家禽喂养、种棉、纺织、农产品加工等,都由妇女担任,彝族妇女的家庭担子很重,并且还要受很式清规戒律的约束。由于受过去的影响,男女之间劳动按性分工的习俗直到今天还不同程度地残留着。

从青龙山到龙马山,蜿蜒连绵的崇山峻岭中,覆盖着原始森林和次森林,辽阔的山区地带,宜林宜牧,生长着大量的松、柏、核桃、椿、油桐等优质林木和经济林木,青翠葱郁的松柏和高大挺拔的核桃树,点缀着山峦逶迤的山川景色。花藤古树,清幽谧静,四时葱绿。这里生产的原木,源源不断输往内地,支援祖国建设。

解放三十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元江彝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