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傣族的衣食住行
2020-07-21 10:36:26

傣族是元江的三大主体民族之一,有人口25000余人,主要居住在澧江、东峨、甘庄等平坝地区。而花腰傣,是元江傣族中的一个重要支系。由于笔者是土生土长的花腰傣族,因此本文所写到的内容,主要以花腰傣为主。

元江傣族历史悠久。虽然历经千年,而且饱受沧桑,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花腰傣仍然比较完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直到改革开放后,许多古老的文化习俗才逐渐改变和消亡。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笔者拟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要,即建筑、饮食、服饰等方面对元江花腰傣族进行探究,以促进元江的民族团结、社会繁荣和文化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建筑: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傣语中,比较大的区域叫“勐”,比如元江称“勐仲”,甘庄称“勐掌”;村寨则称“曼”,例如,丙岭村称“曼丙岭”,东峨村称“曼东峨”。

笔者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至今对曾经生活过的寨子的基本格局和建筑的式样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先说房屋。不管哪种支系,元江傣族所居住的房屋都是土掌房。这种房屋以土坯砌墙,用木做柱,支撑起整个屋子。房屋顶部先架上木梁,再用碗口粗的木头搭在梁子上,然后又铺上细密的木条——木条一般有指头大小——再盖上均匀的茅草,最后填上粘土,用木棰夯实,房屋就算建成。土掌房一般盖两层,第一层有猪圈,有关牛的牢房,然后是客厅、厨房和杂屋;第二层则是粮仓,以及人的卧室等。土掌房呈火柴盒状,很封闭。

再说围墙。寨子里,房屋紧挨着房屋,差不多每家每户的屋顶都是连成片的。寨子有围墙,将居民的所有屋子圈在里面。围墙的功能很明显,就是为了安全。据老人说,过去,村寨以外树木茂密,野草丛生,有很多毒蛇猛兽伤害家禽,甚至威胁人的生命,因此,围墙就很重要。白天,可以看到鸡、鸭、鹅、猪、牛等聚居在围墙内。到了晚上,各家再将自己的家畜赶回圈内关好。围墙上安几道大门,砌起台阶,或者搭上梯子,供村民出入。如果人口增加,寨内无法承受,就让多余的人另立门户,重新建寨。比如,在东峨镇,现在的那拱社和石头寨是由丙岭村分流出去的。

这就是被称为古堡式的房屋建筑。这种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封闭性。封闭的建筑式样,折射出元江傣族长期以来的心理状态: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以族群为中心,不求改变的内敛性格。它的封闭保守,一直排斥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拒绝与其他民族的融入。以婚姻为例,以前的傣族只在本民族内才互通姻缘,就算是不同支系之间,也根本不允许通婚,更不用说与其他民族沟通交流了。由于没有文字,元江傣族的历史一片空白,只有通过官方的府志、州志的简单而零星记载,以及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我们才可以约略揣摩到傣族历史发展的脉络。本来,从元代起,汉民族迁入,给元江傣民族带来了吸纳先进文化的契机。尤其到了明代,政府兴办学校,鼓励少数民族子弟读书学习,但是,“夷中向学者鲜”。可见当时到官办学校读书的人寥寥无几。而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然,傣家人不读书,可能与当时自身的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但是,不管怎么说,其民族性格的封闭保守,应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元江傣族仍然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没有太多改变的原因。

好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花腰傣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最先富裕起来的傣族同胞,已经和汉民族一样建起了砖混凝土平房,村寨里已经打破了围墙的禁锢。更为可贵的是,傣家人的思想藩篱也被消除。现在,傣家人开始学习经商,开始让子女出远门闯荡,开始到外地读书求学……就像房屋建筑的变化一样,元江傣族也尝试着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守旧迈向革新。毕竟,历史的发展需要不断扬弃,花腰傣也不例外。

二、饮食:“吃”出来的特色。

傣族是一个喜欢“吃”且很会“吃”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吃”出了不少名堂,为元江的饮食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比如麻脆、米花、粽粑等。

元江傣族的春节也别具一格。他们在过年前两三天用木碓舂粑粑。这种粑粑叫“麻脆”,做法也很特别。事先,他们准备好“麻脆药”—— 把一种草本植物的根茎捣碎,其汁乳白色——把煮熟的糯米饭舂成黏状时,兑上乳汁一样的“麻脆药”,再继续将糯米捣得很细很黏,且如吹泡泡糖一样,有很强的弹性方可。粑粑舂好后,放在有米粉的桌面上,用擀面杖擀成薄厚适中的圆状,拿到房顶的竹席上晒,将干未干时,用剪子剪成五六厘米宽的条状,就可以在火碳上烘烤。烤熟的麻脆色泽黄,味道香脆可口,别有风味。也可用油炸熟,用来待客。

米花的制作:用甄子把糯米蒸熟,趁热,均匀地拌上白砂糖,将糯米饭捏成巴掌一般厚的圆饼状;晒干,用香油炸熟,炸香,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美食”。香喷喷的油炸糯米花,也是元江傣族馈赠亲友的上佳食品。

元江坝子里的傣族,还“吃”出了不少菜肴。蚂蚱、蚂蚁蛋等可做下酒菜;苦菜、臭菜、细芽菜、仙人掌、芭蕉花、木棉花,等等,是原生态的野菜,常见于平常百姓的餐桌上,也是元江一些宾馆酒店的绿色食品。现在,元江那路花腰傣民族村、荔枝树村民小组等傣族“农家乐”,在保存了元江花腰傣饮食特色的同时,吸纳了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其他民族的饮食特点,这种传承和融合,吸收和发展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

富有特色的傣家食品,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并为元江饮食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服饰:傣家女的审美追求。

花腰傣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其独特的服饰。关于这一点,相关的文章已经探讨得很了。在此,笔者想从审美的角度,对元江傣族的服饰作些阐释。

笔者幼年时,是穿母亲织的土布长大的。傣家女人都是做女红的好手。每个成年的女人,都有做针线活的篮子,篮子里有剪子,有布,她们的衣服就是这样一针一线的绣好,缝好的。闲暇时,她们会手摇纺车,“嗡嗡嗡”地纺线。吃过晚饭,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她们都要坐在织布机前,“唧唧复唧唧”,一直织到深夜。有时,赶上下雨天,没有办法出去干活,也会和织布机长时间相伴,就像《木兰诗》上写的情形一样,也和《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差不多。打个比方,傣家女人与织布机的关系,就像现在上网成瘾的孩子与电脑那样密不可分。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很传统,也很古典,尤其对花腰傣女人来说。傣家女人很辛苦,因为她们白天还要出外劳动。然而,为了穿上雍容华丽的花腰服饰,为了让单调平淡的生活更加美好,她们依然乐此不疲。

笔者认为,花腰傣女子的服饰,已经超越了实用的功能,从而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

确实,傣家女人对服饰有独到的眼光。她们梳妆打扮的时候,先把长发盘起来,并用亲手刺绣的头巾将头包紧,再穿上纤巧绚丽的背心,披上开襟对领的外套,然后裹紧绣有彩色花边的筒裙,而腰间则系上缀满叮当闪亮的银泡的彩带。一袭以黑色为底色,绣着红、黄、蓝、紫等颜色的花腰服饰,穿在身材窈窕,体态婀娜的傣家女身上,真是仪态万千,又不失端庄华贵。若头上再戴一顶轻巧别致的蔑帽,腰间挎一笼小巧玲珑的秧箩,那么花腰傣女人的装扮是最古典,又是最时尚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花腰女服饰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是民族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对于花腰服饰的制作,不少文章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完成这样一套服饰,从纺线到织布,从染布到裁剪,再到一针一线的刺绣,直到最后完工,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所投入的精力和花费的心血,若不是亲眼所见,一般人是很难想象得到的。正因为如此,讲求经济、实效的当代傣家女人,已经渐渐地疏远了古老的织机,疏远了代代相传的女红,疏远了过去傣家女对花腰服饰一生的审美追求。

好在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认识到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现在,有了傣族服饰、舞蹈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传习馆,使民族文化有了传承和发展的机遇,这是一件功德无量、值得称道的大事。

四、结语:文化教育的忧思。

元江傣族值得探讨的民族文化还很多,比如,原始宗教、婚丧习俗,等等。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以为,花腰傣最需要解决的文化发展的问题是教育。

就在几天前,笔者查看了2010年元江县民族中学招收高一新生的名单。在正式录取的400余名新生中,傣族学生仅有68人,只占新生总人数的15%。这样低的比例,不能不让人感到震惊!笔者以前就撰写过一篇《元江傣族学生学习汉文化初探》的论文,阐述了傣家人读书学习的现状,分析了傣家子弟不爱读书的原因,并指出了发展傣族文化教育的一些措施,强调了文化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

就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言,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加强教育,培养民族人才,才能更好地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然后通过创新,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和发展。因此,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才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根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