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它克岩画
2020-07-21 11:04:03

岩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作品,由于它使用的原料、绘画的方法,表现的内容,使人们叹为观止,那经风雨千载而不退色的原料,古朴的线条,剪影式的平涂技法,各式图像—或祭祀动作,或舞蹈动作,或游戏动作,或狩猎动作,再现了远古社会人类生活、劳动,乃至战斗的场景,给岩画蒙上了一层神密的面纱。为了揭开这一面纱,笔者查阅可见的历史资料和省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关于岩画的研究资料,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反复观察元江它克岩画,结合元江各民族的现存民俗资料、考古资料,形成这篇探索它克岩画的通俗文字,希望求得专家学者及岩画爱好者的指教。

一、岩画琐谈

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迄今所知,我国已有1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山西、黑龙江、江办、福建和台湾等省区都发现了历代先民刻绘的岩画。它们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和东南等周边地区。奇妙而自然地形成了一座环状巨型画廊。

在我国的就一环状地带上,岩画的分布星罗棋布。其中以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宁夏诸省区最为密集。云南岩画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云南的岩画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西南部靠近中缅边境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分市在勐省、曼帕、民良、丁来、曼坎和永德等地的10余处山崖上。岩画以涂绘的赭红色人物为主,兼及动物和建筑。

除了上面列举的密集区域外,尚有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岩画地点值得一提。例如云南的路南、元江、西藏的日土、甘肃的嘉峪关、黑龙江的海林、江苏的连云港、福建的华安、台湾的万山等重要市县。尽管这些地方的岩画数量不太多,但都代表了一个个特定的区域,使中国古代岩画分布上的环状结构得以形成。

岩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由于岩画刻绘的时间绵延万年之久,又没有文字记载,加之考古学中的碳14、树轮校正、地磁学、钾  术、热释光等测定年代的科学方法很难运用,因而对岩画进行断代,一直是困扰研究者的难题。为此,学术界进行了多方面的艰苦探索,总的方法是从岩画的内容、线色、技法和风格出发,运用历史、考古、民族和人类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再根据地质、气象、生物学所提供的科学资料和研究成果作进一步推断。

我国学者通过科学的推断方法,将中国古代岩画的上限推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乃至旧石器时代晚期,同时还运用这些方法,对各地的岩画进行断代,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一、内蒙古岩画是从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近代;二、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是新石器时代;三、新疆天山生殖岩则是公元前10—3世纪时当地塞人的遗作;四、云南沧源岩画是公元前10—2世纪当地土著民族所绘制;五、宁夏贺兰山岩画是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至近代游牧民族的历史记录;六、广西左边岩画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2世纪古代骆越族人绘制的作品。……。

中国的岩画从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上加以研究,大致可分为南方涂绘型和北方敲刻型两大体系。

南方涂绘型岩画,主要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处区的岩画。这一类岩画的特点是:一、岩画大部分布在崇山峻岭,河谷沿岩的悬崖峭壁之上。岩画点相对集中,画面巨大,图像密集。这些地方一般是人迹罕至,没有特殊的目的和狂热的激情,不可能至此完成这些艰巨的工程。二、岩画采用涂绘法而成。颜色地采集的赤铁矿粉末拌动物血调配。绘制工具为手指、兽尾、羽毛、树木枝条等。三、岩画图像以人物为主,崇拜物、动物资之。图中人物有的头插羽毛或兽尾,造型多为双足分立,两手上举的姿式,画面上经常出现祭神、娱乐、狩猎、劳作等场景。四、岩画的时代上限可到新时器时代早期乃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下限延至公元2世纪左右。

中国古代岩画,具有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和技法多样的特点,在世界岩画宝库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岩画是古老的,但对岩画的科学研究则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对中国古代岩画的大规模调查和研究,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在近十年,我国学者对全国岩画的分市、内容、技法和风格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岩画的断代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古代岩画的学术研究已打破封闭自守的状况而走向世界,并逐步在世界岩画的研究领域树立“中国学派”的风貌。

二、走近岩画

1985年12月12日,笔者参加省地举办的文物培训班回来,便着手组织元江县文化馆及各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乡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物普查工作。12月25日,笔者与熊中流、王其一同志到青龙、它克一带调查,据群众反映,它克村北有一处“阴兵洞”,有人曾看见“阴兵”出现,经深入调查,一位曾当过民办教师的普桂林同志说:“那不是洞,而是一堵石岩,有一天他去放羊,跑到岩下躲雨,偶然间,看到岩石上有些小人,仔细一看是一些画在岩石上的图画,看图像不是现代的人,不知是什么东西。那是一个很少有人过往的地方,村里人大多不敢到那里去。”经过详细交谈,我们初步判断,那一定是一处古代人留下的岩画。于是,邀约了一批胆大的群众,在普老师的带引下离开村子,步行了大约一公里山边小道,爬上了一段陡坡,来到了一处叫“石酒壶”的山岩前,这就是村民们所说的“阴兵洞”,这里并没有洞,而是一座成厦状的岩壁,岩前是一段平台,人们可以躲雨,乘凉,平台可容纳三、五十人,岩面较大,长19.5米,高2米(距平台高度),岩石上画着数以百计的各种图形,图形大小不等,形像各异,我们看到这一场面,完全被惊呆了,惊叹这深山之中,古人是怎样留下这些图画的,这许多的图像是用什么工具和原料绘制成的,经过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历时沧桑巨变,风雨剥浊,竟然保留到今天,我们兴奋极了,一边观看一幅幅岩画,一边向群众宣传:这里不是“阴兵洞”(俗称鬼洞),而是远古时期,人类绘制的图画,是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是重要的文物,是研究人类史、经济发展史、文化史、宗教史、美术史、民族史等方面的珍贵资料,是《国家文物保护法》保护的古代文化遗产,这里没有鬼,不要惧怕,我们要好好保护,不得破坏,保护文物,人人有责。宣传之余,我们找当地村社干部商量、采取保护措施,由当地干部向广大村民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破除迷信,保护岩画。返回县城后立即向县委、政府报告,向省、地文化主管部门和文物主管部门电报岩画发现情况、请省、地文物主管部门派人指导工作,争取上级的重视和支持。情况通报后,一段时期成了轰动新闻,云南日报、省广播电视台刊登了信息文章,县政府、县政协的领导,亲临现场参观并指导工作,它克附近的村民们纷纷跑到石酒壶观看岩画,不几日,茅草丛生的山坡,一改人迹罕到的“鬼地”,变成了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热闹之地,人们边看边议论,有的人还一面用手轻轻抚摸,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十分激动,谁能设想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会有古人留下如此珍贵的传世杰作!

三、初识岩画

云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玉溪地区文管所、元江县文化馆、青龙文化站在中共元江县委、县政府、县政协的亲切关怀下,组成联合调查组,于1986年1月和3月,两次对它克岩画进行调查测量工作,并初步研究了保护措施。

经过调查测量,得出以下初步材料:它克岩画位于元江县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1公里石酒壶岩壁的中下部,岩壁坐北朝南偏东27度,海拔1532米。岩画全长19.5米,一般距地面(平台)2米左右,最高处距地面(平台)15米左右。岩壁上部向外伸出,呈岩厦状。岩前有平台两层。岩壁由于风吹日晒,岩石破裂为大小不等的块状,这种状况看来已十分年久,岩画图像大多分别绘制在破裂的岩石面上,一些图像因岩石剥落或上面流下来的岩浆复盖,已无法辩认,现存可认图像计120个,其中以人物图像最多,有62个,动物图像10个,符号及其他图像48个。岩画图像呈赭红色,估计是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绘制方法一般是剪影平涂和单线勾勒,人物面部均不画五官,身躯多为倒三角形和棱形,绘画者利用四肢动态以及纹饰,表现人物的身份及活动内容。绘画线条粗犷简练,自然朴实,不加修饰。

它克岩画是云南省境内继沧源、耿马、怒江、路南、丘北、弥勒、西畴、麻栗坡等地岩画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按云南省文物考古所登记顺序,它克岩画编号为云岩画字第22点,在元江流域范围内,是至今发现的第一处原始岩画,同时,又是玉溪市辖区内的第一处岩画点。

省、地、县联合调查组,经过测量,绘图、摄影、勘察、记录了有关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初步统一了对它克岩画的认识,由省博物馆杨天佑同志执笔,写出《云南元江它克岩画》调查报告(发表在《文物》1996年第七期)。

四、重读它克岩画

它克岩画由于距今年代久远,加之地点较偏僻,自有文字以后,我们的前人人未有人发现它的存在,故此,没有任何记述和研究的文字资料可供参考鉴,现在要比较准确地识别它克岩画的成因,绘制经过,记述描绘的内容,是十分困难的,加之笔者的阅历和学识肤浅,想破译它克岩画几乎是难以办到的事情,有的同志对我说:你是它克岩画的发现者之一,又在元江做过几年的文物保护工作,可以写篇文章,谈谈你对它克岩画的认识嘛。姑且不管这话是善意的鼓励,还是带有贬意的讥讽。多年来这些话一直在的身边徊响。我总有一种欲望:一定要写点东西,凭自己的水平,能破译多少算多少,尽我的一点点微薄之力,那怕是一篇不成体统的文字,说实在的,尽管我现已经提起笔来写作了,心里却仍然惶恐,生怕写不好,谬种误传,对不住后人。然而既然动手写了,也就顾不了那许多,我决心把它写出来以表寸心罢了。

它克岩画大致可分为八组:

第一组岩画像,位于整个岩画的最高位置,距地面(平台)约15米左右,在这样高的方作画十分困难。这组岩画可辩图像共十个,分别绘制在三段岩石上,最上段是直径5厘米的太阳图像,中段是21个星点及至一个中部为随圆形,两端弯曲的图像,下段是一个菱形人物图像,中下段的右部是两条形似晰蜴的图像,左右两侧绘有菱形图像。

这组岩画,反映了原始人类对太阳、星星的天体自然崇拜和人类始祖的图情崇拜以及性崇拜意识。费尔巴哈说:“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己看成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严格的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宗教的基本行为的基础。”据张福三、傅光宇《原始人心目中的世界》记载:在古老的原始传说中,许多地区传说:人类的祖先是星星下凡变的,有两颗星星下凡,变成一男一女,二人结合,生儿育女,成为了各民族的祖先。

在彝文典籍中,有“吃库夫”(译音)的记载,意为“六只一群的山羊”,但也称为“鸡窝星”,彝族把鸡窝星看作吉祥幸福的象征。把月亮运行到鸡窝星附近的日子,作为婚娶吉日,有“鸡窝星出来日子好”的说法。

人类对星象的观察起源很早。……旧石器时代晚期,从事渔猎、采集的原始人对日、月、星等天象早有观察,但仅具有确定方位与时间的意义而尚不具有天文学的意义,只有新石器时代从事原始农业与畜牧业时,才需要将天文与生产活动结合起来而使观察星象具有天文学的意义。它克岩画反映的内容还不是人类从事原始农业与畜牧的新石器时代,可以认为它克岩画对星象的观察是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的事情,因为它克岩画中没有任何人类从事畜牧和农耕经济的图像,所以,上述推测大致是可信的。

在我国其他地方的岩画中也常出现天象的绘画,如在阴山岩画中,就有许多太阳、月亮、星星、星图和一团团云朵的形象。很显然,这除了反映原始先民最初的天文知识外,正是他们天体崇拜的反映。原始人类为了表示对日、月、星、云等天体形象的崇拜,便将这些天体现敲凿(绘画)在岩石上,供祈祷和祭典。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岩画中众神的头像间,往往有一簇簇的星星,这大约表示,众神灵高居于苍茫的太空工。在空际中的神灵,自然应当是天神。这些神像,头顶布满类似太阳光芒射线一类的东西,此种形象似可推知,那应是 太阳神的崇拜。

它克岩画中段左边的图象,杨天佑先生认为是与西南地区的褩瓠(即盘古)有关。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

昔高辛氏有犬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能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之将吴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褩瓠。下令之后,

褩瓠街人头造  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大喜,而计褩瓠不可妻之以女,又无封爵之道,议欲有报而未知所宜。女闻之,以为帝皇下令,不可违信,因请行。带不得已,乃以女配褩瓠。褩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鉴之结、著独力之衣……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褩瓠死后,因自相夫妻。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其母后归,以状白帝,于是使迎致诸子。衣裳斑阑,语言诛离,好入山,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山广泽。其后兹蔓,号曰蛮夷。

这是古人崇拜褩瓠的记述。褩瓠后记为盘古,现代民间类似盘古的传说也十分普遍。

又有的同志认为:那个肚子大两头小并带有蔓勾的图形,与我国各民族关于葫芦的传说有关。

在我国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洪水传说最多,在洪水传说中,又以葫芦作为避水工具的传说最多。在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所载的“九隆神星面,有一妇人名回沙壹,依哀牢山下居,以捕鱼自给。忽于水中触一沉木,遂感而有娠,度十月产子男十人。”据彝族学者刘  汉考证,这里的“沙壶”的沙,是指果实成熟之意,而壶就是葫芦,“沙壶”就是成熟了的葫芦,即是用这个成熟了的葫芦去比喻成年妇人。(引自《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221—222页)为什么我国许多民族把葫芦当作祖先来崇拜呢?一方面是因为葫芦使人类渡过洪水的浩劫,保全了人种,使人类得以再生,它就是人类的始祖。另一方面是因为葫芦的形制正象一个怀孕的母体,而且体内多子,是原始人类母体崇拜的象征物。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至于为什么以始祖为葫芦的化身,我想是因为瓜类多子,是子孙繁殖的最妙的象征,故取以相比拟。”(引自《神话与诗》第61页)《诗经》里的“绵绵瓜  ,民之初生”也是这个意思。

彝族中广泛流传着葫芦的传说:在天神将虎尸分解成天地万物之后,人类繁衍起来,由于人们得罪天神,于是天神决定更换人种。天神格兹选定了心地善良的俩兄妹,送给他们一粒葫芦种子,成长结出一大葫芦时,天神放起齐天洪水淹没人类,其他人类全部被洪水淹死了,唯有这俩兄妹因躲入葫芦得以幸存。洪水退后,这兄妹俩人走出葫芦,结了婚,重新繁衍人类。这在彝族史诗《梅葛》以及彝文典籍《勒俄特衣》、《阿着都莫若》中都有类似的记载。

彝文史诗《梅葛》是这样记载的:兄妹婚后,把葫芦剖开,第一道出来的是汉族,第二道出来的是傣族,第三道出来的是彝族,第四道出来的是傈傈族,第五道出来的是苗族,第六道出来的是藏族,第七道出来的是白族,第八道出来的回族。

我国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曾在《伏考·伏与葫芦》一文中考定说:伏是葫芦的化身。(引自《闻一多全集》)第一册、第61页)。

上述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笔者认为,后一种看法比较切合它克岩画的实际,这种葫芦崇拜,也就是对母性的崇拜。

它克山画中层右出是两个类似蜥蜴的爬行动物,形体都比较大,长达80厘米,宽24厘米,可想而知,绘画的人是十分重视这两个图象的,不但位置较高,而且形体较大。充分反映了这组图象在原始人类的心目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1926年顾頢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中指出禹是蜥蜴。他在《讨论古史签刘胡二先生》中说;“说文”训禹为虫,训内为兽是蹂地。合此二义,颇似蜥蜴、而彝器上有‘螭’,正作蜥蜴之形,似禹有出于九鼎的可能,他虽不说明蜥蜴就是夏的图腾,但实为后来学者解释禹为古代图腾的根据。

这里似乎已经涉及到中国人类祖先的图腾问题。

学者们研究中国人类的祖先,必须首推三皇五帝。郑康成的女娲、伏羲、神农为三皇;谯周以燧人、伏 、神农为三皇。《春秋传》和《吕氏春秋》以黄帝、炎帝、太昊、少昊、颛顼为五帝;《国语》和《大戴记》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三统历》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而《书序》又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以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吾人对于谁是三皇、五帝及是否真实有三皇、五帝其人,姑且无论。这里仅就传说中古代人物的誔生情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在众多神话传说中,为了省其繁琐,充繁从简,略举例如下:伏羲因风生,图腾风;华胥感生伏羲,图腾大人足迹;女登感生炎帝,图腾神龙首:附宝感生黄帝,图腾大电;女节感生少昊,图腾大星;女枢感生而琐,图腾瑶光;陈丰感生帝喾图腾腾大人足迹;庆都感生,图腾赤龙;修已钱生禹,图腾流星、月精;扶始感生陶,图腾白虎;哀牢夷始祖托胎图腾沉木,后沉木化龙图腾龙;武陵蛮始祖图腾褩瓠(犬);阿伯女感生朱蒙,图腾日影;高句丽的祖先图腾金蛙……

为了释读它克岩画方便,现摘其有关图腾记号的有关传说,试作探析。

上述从伏  至高句丽祖先的14种图腾中,有5种是又大星、流星、瑶光、月精、日影等日、月星辰为图腾记号的。据《河图握短记》:“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而生朱宣。(朱宣即少昊,见《后汉书贾达传》李贤注)。《尚书帝合验》:“禹白帝精,以星感修已,山行见流星贯昂,意栗然、生妙,戌文命禹。”又《循甲开山图》:“女狄暮汲水于石纽山下,大祠前水中,得月精如欢鸡子,爱而食之,不觉而看,遂有身,十四月而生夏禹。”《河图握短记》:“瑶光之星,如虹贯月,正白,感女抠于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帝出世纪》:“母四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性,光照交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

另外,从名号方面测察始祖与图腾的,太昊,是为伏  之号,(《左传》昭十七年《孔疏》),太亦作大,昊或作,(《左传》喜二十一年)作浩。(洪适《隶释》),浩为日出貌,为光明貌。均因“日”取义。昊字盖为众拜日之下象。由此可知太昊(伏羲)的图腾记号是为太阳。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太阳、星辰等的自然崇拜,还是对葫芦的崇拜,或是对蜥蜴的崇拜,都反映了原始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意识:天神是至高无上的,天神派星星下凡繁衍人类;葫芦是在洪荒中保留人种,人类得以繁衍,葫芦是母性象征;蜥蜴是中国人的祖无—三皇五帝之一重要图腾。

在这里值得提一下的是在本组岩画的下部左右各有一个菱形的人物图象和象征性崇拜的菱形图象,它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母性崇拜的重要内容,这在以下几组岩画中还要进行反复的演示。

有趣的是在云南民族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彝族  事长诗《尼苏夺吉》中有这样一段记述:

洪水过后,杜姆与21子女姐妹三个仙女婚配,生儿育女:“大姐生得儿三个,大姐生得女四个,二姐生得儿三个,二姐生得女四个,三妹生得儿三个,三妹生得女四人,三个妻子九个儿、三个姐妹十二女。”共生得21个儿女,繁衍了彝族的后代。

这首  事长诗中  述的三个仙女,每个妻子各生下了七个儿女、三个妻女共生下了二十一个儿女,这个数字与它克岩画第一组图象的21个园点形成了偶合,在这里是否可这样解释:这些园点是对上述传说的一种记录符号,这种解释当然只是一种揣测,不一定贴切。另外,三个妻子所生的7个儿女,都是男3女4,女多于男,反映了女性重要的观念。

第二组至第七组岩画,反映的是岩画绘制阶段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这几组岩画,位置相对较低,距地面(平台)约2米至4米,图象相对较小,内容多是祭祀、游戏、狩猎方面的图象,人物居多,动物图象较潲。共有8个人象、2个动物图象。在人物中有2人戴有头饰,好像是狩猎前祭祀活动的领祭人,另有1人手持一张大弓,作射猎动作,其他2人两脚分开,两手上举,作虔诚礼拜的样子。本组图象值得注意的是执弓射猎图人物形体较大,仅次于主祭人,弓也较大,约与人一般高,这是原始人类狩猎早期的武器。恩格斯指出:弓箭对于蒙昧的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火箭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从弓的形制爬坡,早期的形体较大,有的弓有人那么高,有的比人还高一些,这正如伊林·谢加尔所说的:人为了造成箭,需要几千年。起初从弓上射出去的并不是箭,而是本来就有的梭枪。因此,弓必须在那时做得很大……象人样高。(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本组岩画中的两个动物是站立在主祭人身边,而且,两个动物的头向是相反的;两个动物不是在射猎者的前面,而是在射猎者的背后,说明这组图象不是狩猎现场记录,而是反映人们的一种愿望:希望狩猎成功,打到猎物。所以可以把这组岩画看作是原始人类狩猎前的祭祀活动,或者说是一种祈祷活动。

第三组岩画也有2个头戴羽饰的人物,所不同的是在人物中间,有一牛角形状的图象,牛角是狩猎人最经常使用的一种鸣器,它经常起到号召人们向猎物进攻,联络各部分人员协同作战;有旱在狩猎成功,得胜归来时也吹响牛角,向人们传递丰收的信息。总之,牛角是向狩猎人发号施令的器物,具有强烈的权威性。在主祭人头部上方绘画牛角,似乎表示一种集体狩猎的号召权威和纪律约束。

第四组岩画共15个图象,其中有12个人物,一个菱形图样,一架牛角及蛇形图象,从绘画效法方面看,表现男女人物已经开始有了区别,男性有涂黑的剪影像和勾勒象两种表现手法,个体较小;而女性则采用勾勒菱性体手法表现,形体较大,与其他人物图象相比,图象的位置显著,可见当时女性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岩画中由一个女性伸开两手,左右牵着一个孩子,作出游戏的样子,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食物比较富足(本组岩画上方绘制了一付牛角图象),人类不断增长,孩子不断增多,生活过得比较顺心,所以闲余之际,人们便聚集在一起游戏。如实地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活面貌,不难想象,一个母性,两手牵着两个儿童旋转取乐,使我们似乎听见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第五组岩画是人物最多的一组,笔者认为,这是它克岩画中最为精彩的舞蹈图象,人们排成一排排,手舞足蹈。有的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位舞者甩着头带,表演着各种技艺,不但舞蹈精彩,而且场面十分壮观。有的手中挥舞着棍棒,作出互相博击的姿态,表演着武士舞蹈,热烈而有序,其乐无穷。在这组岩画中,较之前面的几组岩画,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图面中虽然还有菱形崇拜物和菱形女性人物画像但其形体明显地缩小了,与其他人物大小一样,菱形身体女性数量也明显减少了,在本组25个图像中,只有2个菱形图象和2个菱形身体的女性。男性形象绘制得更加细致,动作更加灵活,生动,男性数量增多而且占据了比较中心的位置,反映了男性地位趋于重要,这是它克岩画的一个重要转折信号。

第六组岩画是整个它克岩画中主题比较集中,绘画笔法比较细腻,排列比较整齐,使用的工具比较明显,画中人物动作比较协调的一组图象。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每个人物都戴有头饰伪装,而且装饰的样子各不相同(除2个人物因岩石剥落,头部图象不全外),反映了人们各自的审美情趣和装饰技艺。二、绘画的技艺比较细腻,线条比较准确,人体各部的比例较为合理,下肢画出了排肠肌。三、绘画中的人物都是男子,手中都拿着工具或棍棒 ,或甩砸器之类的工具,一个动物在人们的前面,呈奔跑状,人们正在合猎,是一幅极其生动的原始人集体狩猎图。这一组岩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狩猎人员使用的工具。笔者反复地观看了调查时的原大摹本,照片,并多次对岩画进行观察,发现可辩的第一种工具是木棍,猎人手中高举的木棍是一种树枝样的工具,主干上还明显地留存着枝桠部分,这种工具几乎随处可得。另外一种工具好似一根藤条,拴着一块石头,猎人并不是用手握着工具的木柄,而是提着绳索在甩,准备抛出去打击猎物,可见这种工具其实是一种甩砸器,这种甩砸器是古代人类经常使用的狩猎工具之一。除上述两种工具外,在本组岩画中没发现其他工具,在其他各组图象中除前面提到的原始弓外,再也没有发现其他任何工具了。

第七组岩画内容比较繁杂,有人和动物,而人又有菱形人,蛙人、戴头饰的人,有女性崇拜物—菱形图象,有沼泽有水草,有爬行动物的肢体等等。总的看来、好象是在描绘它克原始人类生活的环境。在它克村旁,有一眼水量很大的泉水,形成了一个数十亩的水塘,自古如此,泉水从未干涸过。在它克坝子的中下部,现在这有多处陷塘,老人们传说:古时候,它克坝子是一个沼泽地,山上是茂密的松林,所以它克后山有“大黑山”之名,它克有山有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好地方。据彝族老人们说,这里是聂苏泼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元江流域多住有聂苏泼(彝族),坝子东面虽然有过一个那家寨—也叫摆衣寨,是傣族人居住的村子,那是明代以后才从元江县城搬来的,是那知府家来这里避署,后来这在这里建起了书院 ,供学生们求学。据元江县志记载,它克书院及文星阁系明代那氏知府建。傣族土官统治元江最早的为刀代,明洪武起到清顺治年是为那氏土知府统管。宋代元江为合尼部后被壮族人侬智高侵袭。唐代元江属银生节度,徒苏张周段白蛮戌之,由此可知,傣族土知府派遣人员到它克是明清年间的事,傣族迁居它克最早也不会早于元代。

原始人类的宗教活动,一般是从祖先崇拜到天体崇拜,从天体崇拜到动物(植物)崇拜,从动物(植物)崇拜到图稿崇拜。原始宗教信仰其根源于人们的狩猎和采集,无一不与劳动—取得食物—生息繁衍有关。

它克岩画中蛙人的图象很多,至此可见一些端倪,前面谈到的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究其偶象,最初是天象自然崇拜,继之是星星、仙女之类天神崇拜,然后是具体的动植物,如褩瓠、葫芦、蜥蜴、蛇、蛙等崇拜。据方智弘先生翻译的《性崇拜》记载:

图腾崇拜的对象一般都与本部族有特殊的关系……或把崇拜对象当做自己的祖先,或把崇拜对象当做本部族特殊的保护神。

中国也曾有过图腾崇拜。《毛诗·商颂》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记载。……云南的少数民族,以虎、蛙、羊、鼠、狗、猴、熊等作为民族图腾,据虎图腾的彝族典籍记载,相传古时有一姑娘上山砍柴,虎化身为年轻美貌男子,要求娶姑娘为妻,姑娘与虎成婚后,生下的后代就奉虎是他们的祖先。在元江地区广泛流传的彝族  事长诗《母吾亲支叟》中,有相当多的段落,描写红虎,黑虎在母吾支叟的前后保护其行程,这就是彝族虎图稿崇拜的记述。以田蛙为图腾的民族,人们则模仿田蛙的动作和声间以表示对田蛙的图腾崇拜。在广大彝族地区,普遍流传着青蛙娶亲,繁衍人类的传说。这也是我国彝族图腾崇拜的佐证之一。

以彝文典籍中,反映图腾制度的内容屡见不鲜。如丁文江《輿文丛刻》的《人类历史》一章记载:“武老撮世代,武朱子十二,十一位变了:武朱一乃只,只朱化成妖,岩穴里面居;武朱二乃佗,佗朱华成绿,树枝菜上居;武朱三乃仪,仪朱化成鸣,与飞鸟同居;武朱四乃帝,帝朱化成虎,深山老林居;武朱五乃义,义朱化成猴,玄岩顶上层;武朱六乃朋,朋朱化成熊;与野兽同居;武朱七乃觉,觉朱化成蛇,土穴洞里居;琥朱八乃明,明朱化成蛙,水池里出居;武朱九乃通,通朱化成蚱,禾稼久同居;武朱十乃替,替朱化成鸡,与家禽同居;武朱十一执,执朱化成犬,现家畜同居。”十二位儿子除一人继承原来的图腾外,其余十一位分支出去,各成一支,各取一物为其民族的图腾标志。

彝文古籍《勒俄特依·雪子十二支》也有如下一段记载:“血族子孙十二种,有血的六种,无血的六种。无血的六种是:草、树木(柏杨)、  树、毕子(水劲草)、铁灯草、(勒洪藤)。有血的六种是:蛙为第一种,派生出三类,住在水草地。蛙类的长子,成为瘌蛤蟆,住在土洞中;蛙类的次子,成为红田鸡,住在溪水边;蛙类的么子,成为小青蛙,住在房院内;蛙类繁衍无限量。蛇是第二种……”鹰是第三种……熊是第四种……猴是第五种……人是第六种,人类分布遍天下。”

在彝族中流传一则故事:古时一对夫妻生了三个女儿,长大后,前来提亲的是毛辣虫、狗和石蚌。长女、次女看不起石蚌,分别嫁毛辣和狗为妻,幼女便与石蚌结成夫妇。回娘家拜年时,毛辣虫的妻子带回树皮;狗的妻子带回骨头;唯石蚌原系另一对富有的夫妻所生,故幼女带回的是猪膘、火腿和米酒。幼女发现石蚌很能干活,便暗中尾随偷看。原来,石蚌把自己的皮一脱下,便是一个英俊青年。幼女乘其不备,烧了石蚌皮。这个英俊青年在夜间无皮受不了寒冷而冻死。后来许多地区的彝族流传着不打石蚌,不吃石蚌肉的习惯,每逢无意砸死石蚌时,口中还要念道:“砸你的不是我,砸你的是罗基煞纳。”

我国著名的民族学者陶云逵、刘尧汉教授深入到新平、元江等地进行调查,发现彝族中还保留着许多图腾遗迹,其中如崇拜石蚌、石蚌为蛙类,彝语称为“哦波,”其肉可食。普氏宗族的彝民自称“哦波麻宗颇,”意为不吃石蚌肉的民族。别有老鸹花图腾(姓李)、绿斑鸠(姓张)、“峨尼莫玛”树(姓矣),此外还有从杰吾颇鸟分化出的杰吾方、獐子方、猎槽方、黑头翁方、白鹇方、老虎方、蕉瓜方等;从“沐  和薄颇”杨姓分化出来的羊杨、岩羊杨等;从“哦波麻宗颇”中分化出来的还有细芽菜普、大象普等等。

彝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也有对于蛙的崇拜,对蛙的传说,记载,但比较少见,对蛙的情感未见如此的深切。在云南省出土的许多铜鼓、青铜贮只器盖上,铸有各式青蛙铜像,反映了云南古代人类敬仰青蛙,崇拜青蛙的共同心愿。

通观整个它克岩画,笔者认为有两个比较突出特色。一是菱形图象和菱形人,这一特色从岩画的第一组到第七组中都有发现,尤其是在前半部分的第2、4两组图象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在岩画所反映的这一历史阶段,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母性为中心的,女性符号用菱形,人物以菱形这一肥胖的身躯表现女性,个别图象甚至还在菱形的中间加上一点以强调女性怀妊的特征。在各组较象中的女性所在位置重要,个别菱形图象比一般人物高大,笔者十分惊叹原始社会的它克人使用菱形身躯表现母性,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种天才。这种用菱形表现女性的创举,在古今中外的岩画中是绝无仅有的,这一大特色,使它克岩画增添了无比的光彩,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岩画中的珍奇瑰宝。

第二个特色是岩画内容的主线明确,层次分明,这在上古时期的艺术作品,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它克岩画所表现的内容,经历了众类的朦胧时期,漫长的母系制时期,进入到男性狩猎时期,跨越时间虽然很长,但主题和层次是十分清楚的,岩画大量反映的内容是以女性为中心的生活画卷,最后以两组岩画表现男性作用的上升,尤其是第六组的集体群猎活动,绘制得十分精细,生动。这就给现在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十分明晰清楚的资料,使人们能够比较明确地了解它克原始人类的生活及其信仰。

它克岩画的族属与断代,是研究者们十分重视探讨的问题。

邓福星先生在《艺术前的艺术》一书中指出:

迄今发现的基古老的岩画,集中表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从对艺术的理解以及艺术同人类思维的关系进行理论推测,认为艺术的发生期,仅仅开始于人类进化程序中的晚期。

考古学家们发现,这些岩画和雕刻(史前),今天看来虽然有关明业的审美意味,但很难说它们象文明人艺术一样,是为了供人欣赏才创作出来的艺术品,更大的可能是出于某种实用的目的。艺术的起源虽然和人类的起源是同步发生的,但前者是后者的局部,它们并不是完全重合的。越是上溯艺术的源头,不越发现它同人类的起源密不可分。劳动对艺术起源的意义从根本上说,并不亚于对人类起源的意义。

许多研究者都把艺术的开端定在大约4至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其主要根据是:从考古学所提供的原始遗存来看,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画和雕刻出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集中表现在大约始于3万5千年前。(引自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第49页)

按照考古学家通常的划分,原始社会限于距今约300万年—4000年之间,继之而迄今为止的文明社会还不足5000年。我国考古学界以晚石器和新石器两大阶段来划分原始社会。而把原始艺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加以考察,它们依次是:一、成长期;二、第二繁荣期;三、过渡期;四、第二繁荣期;五、衰变期。

岩画是第一繁荣期的史前艺术之冠。这一时期基本都是采用比较写实的手法。这个时期的人类已经迈上最后一个阶梯—进入到晚期智人,也就是现代人阶段了。与成长期比较,第一繁荣期的史前艺术是一个突变性的发展。

许多研究者认为:岩画和雕刻是当时人类一种施展魔术的手段,用以保证狩猎的成功。也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对狩猎生活的记述和反映,是对某些活动场面的回忆,抑或用以传播狩猎的经验。此外还有人认为,这是原始人在闲暇时候的游戏活动,用来满足某些精神上的需要。

远古时期,原始先民具有的原始宗教观念,使得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活动,在崇山峻岭中开展绘制岩画的巨大工程。

岩画中所体现的早期人类同世界的三种关系,即宗教的、实用的和审美的关系,相应地体现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方式: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艺术的方式。

专家们通常把史前艺术分成若干个时期。第一繁荣期的史前艺术是以最盛期的狩猎经济作为经济基础,以高度发达的石器打制技做为技术条件,又受到原始宗教的有力促进,在母系民族社会初步繁荣的条件下,高度发展起来,出现了人类史上第一次艺术发展高峰。此后,狩猎经济开始向农耕经济过渡……。

和第一繁荣期相比,过渡期的岩画明显衰落了。过渡期的岩画,多数反映狩猎及舞蹈的场面,人物形象不仅增多了,而且在画面中的地位也显著加强,在表现风格上,由第一繁荣期那种写实的描绘转向程式化的变形表现。

如果说第一繁荣期原始先民的艺术成就是由当时的岩画集中体现出来的,那么第二繁荣期可以与之媲美的便是彩陶。

在史前艺术形态的研究方面,考古学家通常是把史前美术分为四类,一类是石骨系统器物;二类是陶制品;三类是史前岩画;四类是史前建筑。史前岩画包括刻划和绘制在内的史前绘画。它们反映了当时人类用平面图形物象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才能。但根据他们所达到的水平看。我们有由判定,它们不可能是人类用二维平面表达客观对象的起点。

史前艺术分类是按照史前美术的所具有的审美意义同实用意义的对比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变化来区分的。史前美术共分三型。

(一)审美朦胧型;(二)审美增进型;(三)实用增进型。审美增进型的史前美术是从第一繁荣期开始的。岑家梧先生认为:一切原始人的描绘,并非纯粹地为审美的表现,而是规定他们的物质与思维的现实之反映。一切艺术都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其内容及形式为生产条件决定,而艺术之变化发展诸形态,也同样受经济组织之变化发展形态所限制。远古时期的图腾艺术,无疑是发生于原始狩猎民族的经济生产的基础上的产物。

盖山林先生研究了大量岩画以后,在《阴山岩画》一书中写道:

世界各地岩画年代的确定,多数还只能根据岩画内容、作画技术、岩画色泽与已知年代的其他遗物进行比较分析去解决。

为了求得阴山岩画断代的相对准确性,盖先生是从下述十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     根据文献记载。

二、     根据岩画的保存情况。

三、根据岩画的刻痕(绘画)和石板的颜色。

四、根据岩画的制作方法。

五、根据岩画的风格。

六、根据岩画的题材。

七、根据岩画的叠压情况。

八、运用比较学的方法。

九、根据画面上的题字。

十、根据对画面中动物属、种的鉴定。

推断出岩画的上限似可完于新石器时代初期或许更早些,从岩画内容,似可把岩画再分做三个历史阶段:

一、     早期狩猎时期,大约距今10000—60000年,是驼鸟和大角鹿尚在活动的时期。

二、狩猎的鼎盛时期,距今约60000—4000年。出现大量狩猎及其祈祷场面。

三、原始畜牧业萌芽时期,距今约4000—3000年。这个时期个别动物被驯养。

四、畜牧业发展时期,出现成群放牧及畜栏画面,放牧方式也趋多样化。这一时期距今约3000年至公元初期,大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至两汉时时期。

通过以上的学习探讨,对于它克岩画的族属与时期断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根据它克岩画的内容进行探测;

二、从岩画的保存和叠压情况进行研究;

三、从它周围的出土文物考古情况进行参考研究;

四、与国内、省内已发现的岩画进行比较研究 。

它克岩画的内容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反映原始人类对太阳、星星、褩、瓠、葫芦、蜥蜴的自然崇拜和人类始祖的崇拜,反映的是人类早期的宗教思想;二是反映以母性为中心的民族生活情况;三是反映男性的作用逐步走向主导地位,母性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减弱,较为准确地反映集体围猎的狩猎经济生活。

从岩画内容方面看,它克岩画与左江岩画、花山岩画、阴山岩画、麻粟坡岩画以及云南有名的沧源岩画的历史时期不尽相同。阴山岩画反映的内容大量的是畜牧经济的状况,群牧、赶牧、领牧的画面很多,人们有蒙古包居住,可以骑着马放牧,已经进入比较繁盛的畜牧经济阶段。沧源岩画反映的内容则是农耕阶段的情况,人们已有了村舍,不但驯养了大量的牧畜,而且已经进步到用绳条牵着牛进行农耕了,已经完全告别了狩猎经济的束缚,开始自己从事耕作,生产食物。而它克岩画反映的内容才进入狩猎经济阶段,狩猎的工具还十分原始,除了弓、木棒、甩砸器之外,没有出现稍微先进一些的工具。还没发现驯养动物的图象。换言之,它克岩画反映的内容,还没有进入猎物较多,把多余的动物驯养起来的畜牧经济阶段,更谈不上使用动物(牛马等)力进行耕作,栽种食物的农耕时代。

从它克岩画的保存情况看,颜色已经比较淡,多数图象要在一定的光线条件下才可看清,有的图已经出现岩石剥落,造成图象不完整。还有的图象已经被很厚的岩浆复盖,只露出人物的部分图像,说明它克岩画风雨剥浊的年代已经十分久远了。

它克一带,历来都是彝族聚居的地方。从考古的角度看,在元江县境内及邻县迄今尚未发现石器时代的遗址,仅在龙树田古墓地发现一件经过打磨的无肩石斧和一件并存的红肩红铜斧,铜斧经昆明冶金研究所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含铜95.21%,含硫2.0%,证明当时冶炼水平较低。这两件共存铜石斧,形状相似,又是共存物,说明是铜石并存时期的器物,这种无肩斧的器形,在它克岩画中一个图象也没有出现,当然也未有铜、铁器等晚期的图象,由此可以推测岩画的年代应大大早于铜石并用时期。

从绘画技法方面看,它克岩画再现得比较古拙,线条粗放,面部不画五官,应为人类早期的作品。只有后期的群猎圈,绘画技法才日渐细腻。

综上所述,它克岩画的绘制年代似比杨天佑先生推断的年代还要向前推移,当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作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探讨,可以肯定的是,它克岩画比沧源岩画早,比云南省已发现的20余处岩画都早,当然比阴山岩画的年代也早。它克岩画确实是一件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至于它克岩画的族属,笔者认为,原始时期的它克人要简单地确认是今天哪一种民族的先民,这在民族杂居地区是比较困难的。1985年发现岩画时看到岩画中有水草的图象,同时又发现许多蛙人图象,故认为是水边民族—为越民族的先。但经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它克岩画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彝族的传说和彝文典籍中记载的内容相同,再加上它克是彝族自古以来的世居地,难免又使人们产生它克岩画的主人翁当是彝族—百濮先民的映象,因为它克确是高山地区的沼泽地带,再者,百濮先民要生息繁衍也离不开水,区别只在于它克的水是较大的泉水,而并非大江大海,这里有山有水,岩画的主要内容是猎兽,而并非渔猎,所以,它克岩画的绘制人是生活在山地的百濮先民,也是说得过去的,而且,这种推测似乎更合情一些。

五、又一幅历史画卷

1991年2月25日,继它克岩画之后,在距它克村西面18公里的假莫拉山岩上,又发现了一处岩壁画。同年5月18日,元江县、青龙厂镇文化部门,联合进行了一次勘测调查,得出以下调查资料:假莫拉岩画是绘制在一座险竣的厦状岩石上,岩石十分精美,岩画画面长6米,高1.5米。可辩图象共31个,其中:人物图象16个,掌印2个,曲线符合2个,其他图象11个,岩画内容、表现手法与它克岩画大体相同,按省博物馆的意见,拟将假莫拉岩画,作为它克岩画的一个点进行保护,假莫拉岩画为研究古代人类的历史又提供了一些珍贵的补充资料。为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因为缺乏第一物资料,还不能提出可靠的研究结果,只好留待以后再组织研究,提出可靠的资料。在这里仅对新出现的掌印,作一点粗浅的认识。

远自法国、西班牙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近至澳洲和美洲等地岩五边形中都有手印。在我国也发现多种,如新疆、内蒙和云南沧源等地岩画中都有发现,阴山岩画有各种印迹的崇拜,其中有手、足印和各种动物的蹄印、爪印。学术界对于手印的意义,有着种种解释和推测,或说表示一种手势语言,或说象征自己在狩猎中可以获得野兽,也有说这种手印是在战争以后用敌人的血印成,以表示自己一方的胜利。这些说法虽然不同,但都有一定的道理。另外,手印可能还有一种含义,因为手不仅是人体这部机器中的一个普通的部件,而且又是一个重要的器官。人类正早由于劳动,用手制造了工具,最后脱离了动物界,创造了人类本身。基于这些事实,有人对古代留下来的手印的含义作了如下解释:“原始人看到偶然在岩壁上留下的手印,联想到手在实际生活中的力量,于是产生了美感,有了再一次把它复制的要求。他们并在手形中寄托着种种美好的愿望,希望画下的手形能实现有效的应验,象有现实中一样,显出它的力量,保证他们对狩猎的成功。而当他们在画过手形后的狩猎中真的碰到了好运气时,就对手形产生进一步崇拜的感情。在以后更长的日子里,又逐渐把手和象征力量的其它一些概念如胜利、征服、制造、收获等联系起来,而发展了对手的美感,从而进一步有意识地描绘它。”(引自《美术纵横》1982年第1辑,再萌:《论原始美术中的“手形”问题》)。还有的学者猜测,手形可能与咒语有关,因为它说明了艺术的功利性,他们制作手形岩画,也是相信手形能起到现实中真手那样的作用,这种习俗,至今仍在彝、傣等民族中流传。

六、结   语

它克岩画在我国岩画考古发现中,应当占有光辉的一页。

它克岩画具有写实、夸张和传神三个突出的特点。它忠实于自然,抓住了事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略去了细枝未节。它的手法是简练的,风格是质朴的。它克岩画的夸张,是把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加以强调,在感情上给欣尝者以最大的满足。因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经过夸张,就比生活原型更鲜明,更加突出。这也就是艺术的渲染和能力。它克岩人物及动物形象的生动传神,首先表现在强烈动感上,如大人吊小人游戏,给人一种旋转的感觉,甚至还给人仿佛听到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又如两手上举,两腿自然弯曲站立,形似蛙人,酷似模仿青蛙的动作,表现青蛙人格化的动作,似乎毕恭毕敬地进行祈祷。在它克岩画后期的作品中,有精美的狩猎画面,五个人排成一列,两脚弯曲站立,头戴羽毛等装饰,手拿棍棒成甩砸器之类的武器,合力打击野兽,后面还有一人双手上举,进行类似祈祷的动作,一目了然,这是一幅狩猎祈祷图象,把集体狩猎场面表现得十分生动。

岩画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这说明人们已经能够以各种手法把自己的思维现象,感情等体现在有形体的感觉的形式中。因此,可以说,岩画是人类劳动、狩猎、征战、舞蹈及各种活动的真实记录。

它克岩画是元江流域古代人类在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岁月中,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艺术之花,是元江古代人类智慧和才能的结晶,也是古代猎牧人创造的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把它克岩画与已发现的国内外岩画进行对比研究,更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克岩画是国内外岩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五彩缤纷的岩画宝库中占有光辉的一页。它克岩画正在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