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文化保护与传承
2020-07-23 09:15:02

【内容提要】 梯田是哈尼族的魂与根,是难以割舍的精神命脉,是记载历史、体现以稻耕作业为母本的山地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保护与传承是当下弘扬梯田文化重要的一环,也是建设美丽哈尼山寨的内在动力。

【主题词】 梯田文化  保护与传承  思考

一.开山垒田

元江哈尼族历来精于修筑梯田,祖先们凭借一柄板锄,挥锄不息,砥砺前行,建造了气势恢宏的梯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梯田农耕文化。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元江军民府条:“元初归附,属阿赤部,后罗槃蛮在礼社江筑城叛元,攻之不下,又六年,再攻之,伪附,立元江万户府,后改元江路,立安抚司,终不受命,至元二十五年讨平之,立元江路军民总管府。”即自宪宗七年(公元1257年)至至元二十五年(公元 1288 年)短短31年间,罗槃甸(元江)前后5次反叛,但均失败而告终。至此,哈尼族历史上首次建立的带有部落联盟性质的罗槃甸彻底衰败。在元兵的铁蹄下被迫离开苦心经营了约三百余年的罗槃甸——土地平缓、肥沃,耕种条件优越的元江坝,迁徙到罗槃甸周围的山林中,当起了“山林人”,过起了山里生活。《元江志稿》第八册说:“窝尼又作窝你,明史作和泥,云南事略作倭泥,旧云南通志作斡泥,而阿迷县称阿泥,邓川县称俄你,皆音之譌也,元江西南各乡多有之。”至今元江县境内的哈尼族(有糯比、糯美、堕塔、白宏、碧约、梭比、布都、卡堕、西摩洛9个哈尼族支系,据元江县年鉴,2016年末全县哈尼族有9048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33%),繁衍生息于西南那诺乡和西北曼来镇之间(与元、明、清时期基本一致),介于南昏河、清水河、南溪河流域之间,海拔大约在600至2100米的广袤地带,但地形被众多水系深度切割,呈“v”字结构。从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水流等诸多因素来看,立体型气候和山势对开山垒田种植水稻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元江哈尼族自离开罗槃甸后,没有在陡峭险峻的大自然面前低头,而是秉承氐羌之风气,融百越之文化,在大山之上,在沟壑之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劈山垒台,筑埂开田,向大山要粮。从水流湍急的溪谷到云雾缭绕的峰峦,从森林边缘到悬崖峭壁,凡是能开垦的地方,都开凿了梯田。

相传,元江哈尼族祖先垦治梯田一般选择在日照充分、气温较高、土壤肥沃、易于灌溉的缓坡地带,顺着山势,巧妙利用每寸土地,台台垒筑。每年冬季至下年开春之际,气候凉爽,土质干燥,宜于劳作,是他们开山垒田的最佳时节。多数是先将荒地开辟为台地。根据荒地坡度的大小确定台地的宽度和高度,然后用板锄、撮箕、刮板等农具把高处的土运往低洼处使之平整成台地。再播种若干季旱地作物,台地经过寒暑更迭,日晒雨淋后自然沉降,形成稳固台面,通过追肥,深挖晒昉,提高土壤酥松及肥力。几多繁琐的劳作之后再进行开沟引水、夯筑田埂、开作梯田。田埂用开挖时的土块层层垒筑,每垒筑一层,便用脚踩牢或用锄头捶实一层,田埂垒筑高约30—40公分,视台地坡度而定。营造成片的梯田一般从上往下依山势开挖垒筑,这是因为多余的石头或树根疙瘩便于往下翻滚。台台套接,上下错落有致,少则几台,多则数十台,甚至上百台。台地改田,最核心的工作:其一,就是垒砌田埂时,要认真抿糊田埂,用泥要厚实,使田埂黏结,以防炸裂,力求埂面光滑,保证持久耐用,确保不漏水、不跑肥、不溃决,不让野草滋生,不让啮齿动物打洞;其二,营造好的梯田田面必须平整,但古代没有测量仪器,怎么办呢?哈尼摩批唱道:“浩陆甸沃稍毛稍,雾出阿尼报夫兰(哈尼语:意为梯田平不平,水弟弟瞧瞧便可知)。”祖先们用既原始又最有效的放水平田法解决这个难题,稍有不平之处,人们用板锄刮平,若有明显的不平时,则用牛先犁翻后再进行耙平,就是把高出水面的土运往低洼处,使之田面平整,做到营造好的梯田能常年保水;其三,慎选开挖梯田排水口,哈尼族祖先往往选择在埂坡较为牢固厚实的位置上方开排水口,口面一般宽约20公分、低于埂子面约5公分,排水口较松软的地方,须安置等同于排水口口面大小的扁石块,增强排水口的稳固和美观。开排水口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有效避免梯田因水溢而出现溃决、塌方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是通过借田输水最简单的方法,实现一台台梯田从上而下自流灌溉,使得涝水、渍水和尾水通畅排泄,从而保证梯田一年四季水源不断,故素有“天下大旱,哈尼梯田无忧,天下大涝,哈尼梯田有收”一说。每当阳春三月,从层层梯田的排水口跌落下来的水帘波光粼粼,恰似条条小瀑布挂在高低不一的田埂上,可谓梯田连天,瀑布万千,蔚为壮观。

正如哈尼族权威研究员史军超教授通过感受梯田,贴近梯田,有感而发:“……但是后来我明白了,哈尼族在上千年中,是用整个民族的心力来挖筑梯田的。他们只有一把短柄锄头,一身铮铮铁骨,只有胸中万丈的豪情及脑中过人的智慧。同时,他们投入了生命的全部。”是的,元江哈尼族先民历尽人间沧桑,以百折不挠、勇于开拓进取的胆识和气魄,用几百年的时间雕凿大山,终于在哀牢山的千山万壑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梯田文明。为元江开疆拓土、开垦梯田、驯化野生谷种等,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以梯田稻耕为母本的山地农耕文化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至今在元江县境内当首推那诺乡梯田人家最为壮观,其次是羊街乡的阿郎邦克梯田、因远镇的浦贵梯田、咪哩乡的大新梯田、曼来镇的南溪梯田等也算得上大地的艺术雕刻。这些梯田垒建在山势陡峭、沟壑纵横的谷岭间,从山脚至山顶,一般呈长条环状绕山而行,埂回堤转,绵延曲折,形如迷宫走廊,看似错综复杂但不失流畅,随性而为又不缺灵秀纤媚。只需稍加留意,便可知悉其中的奥秘,其实座座梯田却自成体统,上下左右田里埂间严格遵循稻耕文化山水导流系统的合理性、流畅性和安全性,通过借田输水和涧槽渡水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自上而下灌溉方法便是一绝,因势利导将这一潜力发挥到极致,实现一台台梯田自流灌溉,从而促使整座梯田有机的连起来、动起来、炫起来。正如清代中期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中对梯田的描绘:“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彴,数里不绝。”

极目远望,层层梯田如玉带,镶嵌青山舒缓流畅;又如彩练缠绕大山,蜿蜒曲折迎风舒展。在层层叠错的田里埂间,无不折射出哈尼族祖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巧妙利用哀牢山自然生态系统密切吻合的睿智,沉淀着深厚的稻耕文化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梯田是一部反映哈尼族扎根哀牢、繁衍生息的叙事长诗:它用“勤”于一柄板锄雕刻哈尼仙境;它用“勤”于一柄板锄烙印坚韧不屈的哈尼脊梁;它用“勤”于一柄板锄续写灿烂的哈尼梯田稻耕文化史。体现了哈尼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吃苦耐劳为人生美德和生活信条,化劳动辛苦为乐,化生活的艰辛为荣,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哈尼儿女旷达豪迈的乐观人生。

二.梯田现状与分析

(一)梯田现状

曾何几时,梯田随着四季的更迭,呈现迥然不同的色彩和风情,闪烁着别样的韵律和节奏,一派欣欣向荣的梯田文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随处可见。可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的不断增多,靠梯田稻耕谋生的人越来越少,致使哈尼梯田的发展空间逐渐萎缩,还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有的村寨周边甚至连燕子衔泥的水田也没有了,听不到燕子呢喃把欢歌—-奏响春回哀牢山的号角、唤醒万物复苏的前奏。很多梯田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很难寻觅“春到哀牢含朝润, 傍山梯田易得春,天际霞光入田来,潋滟碧波映七彩”的梯田春景图;也很难听到犁田耙田吆牛声、拔秧送秧栽秧声、潺潺排水跌落声、哈尼银泡叮铃声、少男少女捉鱼声,声声悦耳,又隐隐约约相互“应和”,有说有唱腰不酸的《栽秧山歌》;也很难目睹在秋风的吹拂下,金穗婆娑、金阶连缀、金穗弯腰说丰年的梯田秋实图景;云海深处吆牛勤耕声也少了。但在一坵坵梯田中时常却能见到甘蔗、烤烟、玉米、果树与稻谷共生的“插花”现象。

(二)梯田发展空间萎缩原因分析

一是甘蔗上山要“下田”。2004年元江县已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糖料甘蔗基地县之一,随后云南省元江县金珂集团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甘蔗种植面积目标为50—60万亩,总产300万吨,实现日榨量2万吨以上。自此,很多适合种植甘蔗的哈尼梯田也被开发为糖料基地。

二是发展烤烟要“入田”。元江县烟草公司于1987年3月1日在玉溪工商局注册成立以来,逐步推广烤烟种植面积,为了提高单产,循序渐进引导烟农由地烟转为田烟,烟农得到实惠后,许多农田自然成了烤烟基地。

三是水果种植要“用田”。就当前市场,水果的单产产值远高于稻耕产值,而需付出的管理成本与劳动强度又远低于稻耕生产,有知识、有技术的新一代劳动者,改变了传统的稻耕作业,在梯田中种上了大量的果树。

四是农户新建房屋要“占田”。为了运输的便捷,出入的方便,新建农舍往往选择在公路上下或左右的农田中,农田成了宅基地。

五是机耕路的开挖要“断水”。由于种植甘蔗、烤烟生产的需要——机耕路的建设,不仅梯田的沟渠受损,而且借田输水和涧槽渡水的山水导流系统也遭到破坏,失去了畅流的功能,无法再灌溉,有的梯田自然退出了稻耕舞台。

六是乡村青壮年男女厌农要“撂田”。改革开放以来,哈尼山寨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社会生产力水平依旧相对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仍占较大比例,梯田稻耕生产效益低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青壮年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挫,“厌农、弃农”思想逐步滋生。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壮年男女从农村走向城市,寻找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追求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和优质生活。由于劳务输出的不断增多,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即“386199部队”现象却越来越突出。诚然,劳动力过度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的“空巢化”,还使得稻耕作业的主体缺失,而从事梯田稻耕作业的劳动者却面临着年龄老化、整体劳动力偏低等结构失衡问题。致使有的梯田疏于管理,日久生草,出现“撂荒”现象,巩固和发展梯田稻耕文化的确令人堪忧。

1

石胜  摄

三.梯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点思考

失去梯田文化,哈尼山寨就没有灵魂和底蕴。必须加强梯田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深入挖掘梯田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充分发挥梯田文化在富民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美丽哈尼山寨。

一是“严”字当头,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决制止任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行为,切实做好保护基本农田的“五个不准”:“不准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 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以外; 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切实保证哈尼梯田面积不再萎缩、不受破坏。

二是巩固和新建高山水库群与沟渠管道配套设施建设相结合。增加“山顶蓄水”能力的同时确保座座梯田都能得到灌溉,从而恢复昔日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梯田景象。

三是“梯田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品种改良,提高单产,提高效益相结合。首先精心打造以那诺、羊街乡为重点的“梯田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整体性原生态保护;其次结合农民的需求,只要稻谷的亩产值与甘蔗、烤烟、水果等的收效相当,农民会自发而为恢复梯田而种植水稻。当下元江县紫驮骆红米——有机生态大米,是上乘品种,单产产值略高于甘蔗、水果等经济作物,市场行情反映良好,发展空间巨大。在此政府要打好紫驮骆红米这张名片,以市场为导向,以宣传为抓手,积极引导,拓宽市场,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实现增产增收,从而有效遏制甘蔗、烤烟、玉米、果树与稻谷争田日趋突出的现象,逐步恢复因远镇、曼来镇、咪哩乡等哈尼梯田原本。

四是培养乡土人才与土地流转相结合。首先找准劳务输出与劳动力留守二者间的平衡点,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最大化,既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优做强劳务经济,又保障稻耕生产不可缺少的劳动力。与此同时,加大对留守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培育新型乡土人才,让拥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扎根农村。其次,改革开放40年来,鉴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因素在农村日趋减弱的趋势,在依法、依规、自愿、有偿的基础上,政府参与引导,稳妥、科学地推动土地流转,把梯田有偿转包给有能力的经营者;或以村为单位成立有机生态大米合作社,加快培育一批辐射面广、牵动力强、效益好的创新发展互助合作形式,进行规模化经营,既可解决梯田“插花”现象,也可恢复梯田“撂荒”部分,还可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五是乡村振兴战略与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相结合。把发展现代农业放在振兴乡村经济的基础地位,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城乡一体发展是留住外出务工人员的重要途径,更是“要我种田”为“我要种田”思想观念更新的法宝。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可消除青壮年男女的“厌农”情绪,而且还可提高他们的种田积极性,从而有效杜绝哈尼梯田“撂荒”现象不断蔓延趋势。

六是建立保护名录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组织专家团队到哈尼山寨进行收集整理,把祖先流传下来的和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稻耕农具,如犁、耙、蓑衣、碓臼、簸箕、锄头、镰刀等;稻耕习俗,如“黄饭节,也叫染黄粑粑节”“栽秧节,也叫开秧门”“苦扎扎,也叫苦努早”“新米节,也叫尝新节”等;稻耕歌舞,如《栽秧山歌》《十二奴局》(四季生产)等方面的农耕文化分类汇编,载入史册。再扶持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民间艺人,让源远流长的梯田农耕文化代代相传,同时,依托当地梯田景观,拓展梯田稻耕内涵外延,全力打造一批“田旅融合•以田促旅”的文化旅游景区,开展好与梯田相关的一系列特色节庆活动,如梯田人家“喍奢扎”(哈尼语:新米节)等节气活动,立足于游客体验度高、参与性强、反映良好的文化旅游活动,塑造好梯田文化饕餮盛宴,促一、三产业联动发展,拓宽当地群众的收入渠道,让特色鲜明的梯田农耕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大放异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