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洼垤乡彝族“阿哩”的传承与保护
2020-07-23 09:20:08

【摘要】“阿哩”取名于彝语曲调名称,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历史中用以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生产劳动、宗教祭典、伦理道德、婚姻爱情、文学艺术等,并通过民间艺人口耳相传、毕摩经文记载流传至今。“阿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保护彝族母体文化的重要举措,洼垤乡是典型的彝族同胞聚居的地区,“阿哩”文化的传承是延续民族血脉、保留精神家园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阿哩  传承  保护

一、基本概况

“阿哩”主要流传在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洼垤乡境内,洼垤乡位于元江县东南部,总土地面积329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007米,平均海拔1380米,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乡政府所在地洼垤村距县城58公里,交通便利。洼垤乡为喀斯特地貌区,地处小河底与元江汇合处的龙马山一带,地形平面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与石屏县的牛街乡、帽合乡隔河相望,西南部与红河县的浪提、大羊街乡为邻,彝族撒摩人主要居住在龙马山、么左山和业白山三山之内,山高谷深,河床陡峭、河水落差大,有40公里的河段经乡境流过,境内群山起伏,地势西北部稍高,逐渐向西倾斜。全乡共有2647户,总人口10467人,其中彝族8870人,占85%,是元江县彝族集中居住的区域。

洼垤乡辖洼垤、老茶己、业白、它才吉、邑慈碑、罗垤、它吉克七个村委会,因乡政府驻地洼垤村而得名,而洼垤村是取名于彝族能人白挖垤之名,相传,白挖垤是个身强力壮、聪明的彝族青年,他居住的寨子是个大寨子,寨旁有个龙潭,到了雨季,龙潭水上涨,淹没了庄稼及底洼的房子。为了除水患,白挖垤带领全寨人挖山填龙潭,他们起早晚睡的干了一段时间,只填平了龙潭的一个小角落,但人们并不灰心,越干越起劲,从而感动了云游到龙马山的神仙,他搬了一座小山把龙潭填平了,彝族人就把寨子建盖在填平的龙潭上压蛟龙。人们认为白挖垤是个了不起的能人,能把神仙请来搬山填龙潭,为感谢他的大恩大德,把寨名更名为“挖垤”,后人又将其改为“洼垤”。 洼垤乡彝族聚居的村寨,地处龙马山、么左山和尼白山腹地,山高坡陡,峰峦叠嶂,有64个彝族村寨散布在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区。 “阿哩”主要流传于洼垤乡境内,同时元江县境内的龙潭乡和甘庄街道的部分彝族村寨也有流传,与洼垤乡相邻的红河州石屏县也是彝族(花腰)“阿哩”的流传区域。

1
倪银权    摄

洼垤乡的彝族“阿哩”主要通过讲、说、吟唱的方式,用以记忆历史、传承知识、抒发情感、表达心声。主要有叙事、抒情两大类,叙事类“阿哩” 有固定的调式,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天地起源、万物生成、人类繁衍、忠贞爱情、祖先业绩、道德规范、生产四季等。抒情类的阿哩则可以有多种调式,根据传唱内容充分表达演唱者的情绪和情感。关于“阿哩”产生的年代,汉文史料中记载甚少,但从整理的彝文书籍《笃慕子孙谱系》《母吾奕支叟》《阿非叟》《喜作叟》《莫合》《黑朵番》《尼施传彝文》等相关内容考证、推断,“阿哩”起源的年代,应在部落王国时代,甚至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在千百年的传承演变过程中,“阿哩”经历代民间艺人的加工、创作、丰富、完善,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二、洼垤乡彝族(撒摩)“阿哩”的主要内容。

居住在元江县洼垤乡的彝族自称“尼苏”,他称“撒摩”或“阿卓”,据史料记载,原系彝族(撒摩)人。彝族“阿哩”源于彝族先民长期的刀耕火种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先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仅开发了这片土地,也在这片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彝族(撒摩)“阿哩”文化。彝族人居住的地域在边远山区,交通闭塞,“阿哩”传播的媒介是本民族的语言和古老的彝族文字,因此,长期以来,彝族(撒摩)人的”阿哩”很少有人知晓,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挖掘与整理工作,元江县文化工作者曾多次对“阿哩”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20世纪70年代末期,元江县文化馆组织部分专业和业余工作者深入到洼垤乡、龙潭乡等彝族村寨中,搜集整理“阿哩”资料,并出版了部分书籍。彝族“阿哩”可分为彝文唱本和民间口头唱词,有叙事“阿哩”和抒情“阿哩”之分,叙事“阿哩”以叙事为主,涉及天地起源、万物生成、人类繁衍、忠贞爱情、祖先业绩、道德规范、生产四季、祭祀规程、道德规范、社会禁忌、生活习俗等,叙事“阿哩”故事完整,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故事优美动人,带有神奇色彩,人物鲜明,情节曲折,故事生动,引人入胜。也有部分“阿哩”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加工已经形成彝族传统民歌传唱的内容,如《山海会》《合罗真合罗》《阿哥阿妹该》《阿依舍》等,用以抒发情感、表达心声。

彝族“阿哩”融合了彝族民歌、谚语、民间故事、经书等元素,并通过其得以世代传承。目前收集整理的主要有:白佑三、黄学智等人翻译的《鲁巴林与都荻莺》《门拜歌》《母吾奕支叟》《阿非叟》《喜作叟》《莫合》等;元江县文化馆编的《彝族叙事诗集》已由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1987年);相继出版的有《彝吉喜花妮》(黄学智翻译,1985年)《夺堵候》(白仲和翻译,2011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由白佑三等人翻译的《吾查》《门查》,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99年)。2010年,元江彝族学会汇编了以彝族“阿哩”方式传承的彝族民间故事集成《元江彝族民间故事》一卷(内部刊印),其间收编有《阿依舍的传说》《神医尼娥尔》《石缸街的传说》《兄妹夫妻》《天生桥的故事》《龙马山的传说》《阿哩夺堵候》等一批“阿哩”爱情故事。民间口头传唱的《栽秧调》《吃烟调》《人类繁衍代代歌》《迁徙歌》《砍柴调》等,内容丰富多彩。唱曲有古调和杂调,唱本多为古调,民间口头传唱的多为即兴而歌的杂调。有弹、唱、跳为一体的《阿哥阿妹该》《张歪张果勒》《阿非叟》《阿依舍》等,这种以物喻人,以物喻事,以事喻人,抒发感情、表达心声、歌唱爱情的歌,是旧时彝族男女青年社交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和才能。

彝族“阿哩”,形式多样,其中有篇幅较长的叙事史诗,多达四五千行,少则千余行;也有“讲”、“唱”、“跳”等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并且洋溢着浓厚的生产生活情态,这种“阿哩”,短小精干,少则数行,多则数十行,充分表达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示出彝族人民的生活风貌。通过世代传承,彝族“阿哩”以其特有生命力传承至今,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洼垤乡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对彝族“阿哩”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每年举办以彝族(撒摩)人的“阿哩”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民间艺术活动,并以基层行政村为依托,建设传承基进地,在洼垤、坡垤、罗垤等传承较好的村寨设立彝族“阿哩”传习所,由老艺人向年轻人传授彝族“阿哩”文化,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定期对在保护传承彝族“阿哩”文化工作中作出贡献的传承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洼垤乡彝族(撒摩)“阿哩”的传承方式及主要传承人

彝族“阿哩”的传承主要有师徒传承和社会传承两种,也有部份依靠彝族文字的记载进行传承。文字记载传承谱系由彝族民间毕摩世代相传。如彝族文字记载的“阿哩”传承人李甲福为洼垤乡罗垤村人,他的师父就是罗垤村的毕摩何仕林,徒弟有杨章贵。民间口头师徒传承人如普寿仙(80岁),她的师傅是她的姨娘普保叶(90岁)和姐姐普华英(已故),她的徒弟最初有白玉婼和杨金妹两人,如今在乡党委政府的鼓励下,村里的文艺骨干和民间传统爱好者也向她学习彝族 “阿哩”。 笔者对洼垤乡彝族“阿哩”传承人进行了调查,技艺水平较高的年龄都较大,主要代表人物有:

白云省,男,1936年生,元江县洼垤乡龙孔村人,彝族民间毕摩,彝族“阿哩”的传承艺人,传唱的阿哩有《来行动》《演达恒》《相识调》《阿哩长模》《合模》等。

杨桥能,女,1941年生,元江县洼垤乡白介宗人,是当地较有声望的“阿哩”传承艺人,传承的“阿哩”主要有《阿胚莫美剥》《子等恒》《若能咪我三》《若能莫业三》《堵恒与少恒》《何登恒》等。

李八坤,男,1936年生,元江县洼垤乡它尼吉人,传承的彝族“阿哩”主要有《咋高减红冷恒》《演达整整调恒》《肥呢堵恒》。

杨召能,女,1936年生,元江县洼垤乡洼垤人,是洼垤村传承彝族“阿哩”的主要传承人,是抒情类“阿哩”的传承人,传承的“阿哩”主要有《一级喜欢呢》《喜作肥我能》《肥呢毛减恒》《堵恒》《演达恒》《阿哩夺堵恒》《伤恒》《来喜动恒》等。

杨新努,女,1942年生,元江县洼垤乡勺胚垤人,十多岁开始学习彝族“阿哩”,是当地传承彝族“阿哩”的民间艺人,传承的“阿哩”主要有《堵恒何如何毛来》《然劳陆我芬》《张类张来尼》《眼足五尼名》等。

白三里,男,1938年生,元江县洼垤乡罗垤村人,从小学习彝族“阿哩”,是当地较有地望的“阿哩”传承艺人,传承的内容以彝族撒摩人的迁徙史为主,现在他的徒弟有6人,其中较有成就的是杨英会。

四、洼垤乡彝族“阿哩”的主要特征。

1.洼垤乡彝族“阿哩”的 叙事长诗较多的运用彝族传统的五言诗体,讲究韵律,讲究押韵,易于记忆和吟唱,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对仗、顶真等修辞方法;并融合了民歌、谚语、民间故事、经书等四个方面的元素,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彩,体裁广泛的民间文学,被世人称颂和传唱。

2.洼垤乡彝族“阿哩”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集中反映了当地彝族人民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等,涉及了当地彝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3.通过讲说和呤唱的方式展示和传承。吟唱有独唱、二人对唱、集体对唱等,独唱多为追忆历史、传承知识、叙述故事等,对唱多为有表达爱恋之情的情歌,也有集体对唱互致爱慕的赞歌,也可是一种知识竞赛,一问一答,互相唱和,唱词以古喻今,以物喻人,以物喻事,以事喻人。

4.洼垤乡彝族“阿哩”蕴含着赋比兴诗歌体裁,也是彝族地区流传很广的抒情诗歌,“阿哩”古唱词讲求韵调,近代以来多不墨守古韵古调,但求音调和谐,琅琅上口,言有尽而意未尽,即是好歌。

五、洼垤乡彝族“阿哩”文化的保护现状。

彝族“阿哩”在洼垤乡境内目前仍有传承活动,当地政府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彝族撒摩人文化生态环境急剧变化,民间传统习俗逐渐消失,在这种大的背景下,“阿哩”使去了他生存的文化空间,极有可能存在消亡的危险。同时随着民间老艺人相继去世,“阿哩”处于艺绝、后继乏人的濒危状态,在整个彝族撒摩人居住地区,现在还能讲说吟唱“阿哩”的民间艺人不断减少,技艺全面者更是少之又少,而且民间艺人年龄偏大,年青人外出务工者日益增多,学习和传承彝族民间传统文化者越来越少,随时有断代的危险。而当前对文化事业,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抢救、保护机构和部门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能实施有效保护,即使较为容易实施的抢救性收集资料的静态保护措施也难以进行。

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彝族“阿哩”入选玉溪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年6月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民间节庆的基础上由当地政府牵头连续8年举办了洼垤乡彝族(撒摩)“阿哩”文化艺术节,为彝族(撒摩)“阿哩”文化的交流展示提供平台和空间,借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拨出专项经费在元江县民族文化研究所设立了彝族(撒摩)“阿哩”文化研究课题,着手开展彝族(撒摩)“阿哩”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鼓励民间传承人带徒传艺,在每年的彝族(撒摩)“阿哩”文化艺术节期间对彝族(撒摩)“阿哩”的传承和保护作出成绩的传承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基层行政村设立传承基地,已经在洼垤村、坡垤村、罗垤村等传承较好的村寨设立了彝族“阿哩”传习所,由指定的传承人再培养传承人。投入建设的彝族“阿哩”文化广场、彝族阿哩传习所、彝族文字培训学校等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

2

六、对洼垤乡彝族“阿哩”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

1.保护内容:对彝族“阿哩”文化进行全面、系统和真实的记录,运用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和录像资料建立彝族“阿哩”文化档案和数据库,保护培养传承人,建立彝族撒摩文化传承基地,对彝族 “阿哩”相关的民风民俗进行收集整理,开展以传承和保护彝族“阿哩”文化为主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利用节日活动,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加深公众对彝族“阿哩”的了解和认识,有计划地翻译、整理,出版《彝族“阿哩”集成》,通过出版,推动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立传承点,支持传承人收徒传艺,开展学术研讨活动。

2.保护目标:通过对彝族“阿哩”文化的传承保护,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凝聚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创造性,促进艺术文化百家齐放。通过彝族“阿哩”的传承和保护,提高民众对整个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维护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守护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守护彝族人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守护民族情感的纽带。通过彝族“阿哩”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保护彝族“阿哩”文化在民间的自然传承,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和空间,培养传承艺人,支持传承人带徒授艺,支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

3.三年规划:2018年对洼垤乡境内的彝族“阿哩”文化流传区域开展田野调查,掌握传承艺人总体情况和项目保护传承情况,对项目所展示的内容进行抢救性记录保存活动,收集相关资料,翻译、整理部分资料出版。2019年在主要流传区域和人口相对基中的村寨建立传承点,鼓励传承人带徒传艺,举办培训班,培养年轻的传承人,形成活态传承的良好机制,对洼垤乡境内所有民间传承艺人进行普查,对所有掌握一技之长的民间艺人开展抢救性记录保存活动,整理出版洼垤乡民间艺人实录卷。2020年支持民间开展彝族撒摩相关的民俗活动,恢复相关民俗文化传统,保护自然传承的文化环境和空间。对传承人的作品进行翻译整理,出版具有地域代表性的彝族文化资料书籍,利用多种媒介广泛宣传,开展彝族 “阿哩”文化的对外交流展示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