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甘庄街道
  3. 推荐头条
  4. 正文

甘庄街道:傣族小调唱儿歌 传习非遗度暑期

发布时间:2024-07-22 11:00:37

“一群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去,走在田间路上,田间小路直通学校,学校读书难,再难也坚持读书……”在甘庄街道红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内传来傣族歌曲的声音,孩子们清脆稚嫩的学唱声让原本悠扬的曲调增添了几分可爱。7月15日下午,甘庄街道傣族小调的非遗传承人李万来走进暑期爱心托管班,为小朋友们教授傣族儿歌《学堂小调》。为了让各民族小朋友都能够尽快上口,李万来将傣语“破圈”,变成大家都能看懂、读懂的汉字,经过一个小时的教学,托管班的小朋友们都能哼唱《学堂小调》。

甘庄的傣族是元江县7个傣族支系中的一支,俗称“傣涨”,翻译过来就是大象的故乡。民间小调是傣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原生态的傣家元素,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民族儿歌鲜少有人在唱,小朋友们对于傣族小调都较为陌生。通过这次授课,一方面想让大家知道学习傣族小调其实并不难,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下一代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树立民族文化自信。”75岁的李万来说。

甘庄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李姿颖说:“李万来不仅是傣族小调的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当地较有名望的傣族民间乐器制作的手工艺师傅,能够自己制作各种傣族民间乐器,自弹自唱傣族民间小调。但是傣族小调面临传承人少、现有传承人年级大的问题,之后我们将会挖掘新生代非遗传承人,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次非遗授课让我家孩子学会了傣族儿歌,他在回家后将学到的歌曲演唱给我们听,看到孩子这么喜欢傣族小调,我们都很欣慰,感谢甘庄街道提供这样的平台,不仅缓解家长在暑期带娃的压力,丰富多彩的课程也让孩子能够接触到课堂外的知识。”家长普蔓蓉表示。

通过学唱傣族小调,能够激发下一代对优秀民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更多家庭,助力非遗“破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