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3 11:00:06
本网讯 云南火焰兰被植物学专家称作植物中的“大熊猫”,在云南境内几近消失。经过各级林草部门和科研人员多年努力,攻克难题,积极开展人工繁育和原生境地的野外回归工作,云南火焰兰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
经过近3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林草专家一行驱车来到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处的火焰兰原生地。经过一番准备工作,林草专家利用采集自附近山林的新鲜苔藓、棕树皮等天然原材料,将一颗颗精心培育、挑选出的火焰兰幼苗固定到合适的壳斗科植物上。据林草专家介绍,这次是在保护区内开展的第五轮火焰兰野外回归活动。火焰兰属于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一般附生在固定的宿主植物上,通过吸收空气中的养分来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自然条件下种子通过风传播来繁衍,人工繁育和养护的难度系数较高,野外回归成活率较低。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专家们掌握了火焰兰野外回归的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副站长温韩冬说:“这个苔藓目的主要是起到保水保湿的作用,根部裸露主要依附之后吸收空气的一些水分,它基本都是能成活的。这是一般火焰兰在野外回归的一个基本的操作程序。一年之后,我们就会来观察它的回归生长情况,然后这些棕衣、绳子一年之后也可以拿掉,这样就完成了一棵火焰兰的野外回归。”
火焰兰是一种热带珍稀濒危兰花种类,花期通常在每年的4至7月之间,花形呈漏斗状,花色艳丽丰富,远观如火焰一般,极具观赏性。火焰兰全属约有15种,我国分布有2种,分别为火焰兰和云南火焰兰,目前仅在云南、海南和广西等地区有发现野生火焰兰,由于分布地狭窄,野生资源非常稀少,种群繁衍较为困难。再加上人为的滥采滥掘,使得这两种火焰兰已经面临灭绝,因此也被植物专家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如今,两种火焰兰也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而云南火焰兰更是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等级。
2016年以来,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持续与省、市、县林草部门、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密切合作,开展了云南火焰兰的人工繁育组培、炼苗、野外回归的技术研究和野外回归试验。从历年来云南火焰兰野外回归的成活率、保存率的逐年提高和生长良好的态势中可以看出,云南火焰兰野外回归技术趋于成熟,将为实现云南火焰兰的种群恢复、种质资源保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更为以后的种质创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副站长温韩冬说:“前年(2022年)开始,我们组培了将近1000株(云南火焰兰)苗,拿了其中200(株)苗来元江(野外)回归。它的成效相当好,基本95%的都能成活。现在我们看的这颗就是去年回归的苗,它的根已经附着在树上,而且去年回归的100余株的苗已经达到了95%以上成活率。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在元江保护区内进行野外回归育苗,为后续的云南火焰兰的种群提升作贡献。”
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科科长吴建勇说:“调查发现云南火焰兰的回归成效是非常明显,非常好,可以肯定的。已初步建立了火焰兰的苗木繁育体系,初步探索了火焰兰野外回归技术方案,为云南,甚至是我们国家野外回归火焰兰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近年来,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在国家、省、市林草部门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的帮助和支持下,分批次开展了云南火焰兰、滇南苏铁、文山兜兰和希陶木4个国家保护、极小种群物种的保护、繁育和野外回归工作。截至2024年8月,元江县共完成野外回归云南火焰兰200余株、滇南苏铁1000余株,繁育完成并准备回归文山兜兰1200余株、希陶木2000余株,野外回归工作的开展也为云南省极小种群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技术应用所所长李寿琪说:“一是搭建科研平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工作。二是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云南火焰兰、希陶木、滇南苏铁、文山兜兰野外回归项目,此项目我们正在实施之中,争取在今年12月底完成此项工作,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回归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李厚宽 靳浩 刘政佳 白详 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