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龙潭乡
  3. 社区工作
  4. 正文

双语宣传入人心,移风易俗树新风

发布时间:2025-01-27 10:40:04

为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开展,引导群众破除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树立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龙潭立足生态彝族乡定位,不断推进“彝+汉”双语宣传,通过“集镇上的宣讲”“村庄里的课堂”“田埂边的对话”,多措并举对症下药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让文明新风吹入万千百姓家。

一、集镇上的宣讲

每逢赶集日,龙潭的集市总会热闹无比,龙潭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把握这一时机,深入街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阿姨,这是‘推动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的宣传手册和倡议书,送您一份看看,虽然现在咱们生活好了,但是也不能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宣传过程中,志愿者向群众讲解婚事新办、孝老敬亲等移风易俗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意义,并结合典型案例向群众讲解了高额彩礼带来的不良影响,鼓励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婚姻观,主动做文明新风的践行者,自觉抵制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共同营造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向善向美社会氛围。

微信图片_20241226091148

二、村庄里的课堂

它科垤村委会的活动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移风易俗课堂正在进行,流利的彝话和普通话交替讲解,让不同年龄段的村民都能清晰理解。“大家都知道,咱们彝族的丧葬习俗里,土葬一直是主流,但现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传统土葬对土地的占用很大,如今的文明殡葬方式,如火葬后的骨灰撒入山林等,其实与我们古老的‘回归自然’观念不谋而合。”它科垤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乔松和的话语在村庄里回荡,村民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不时低声交流。

微信图片_20241226091149

村里的老爷爷站了起来,用彝话说道:“在我们的传统里,祖先的安息很重要,但现在时代变了,新的方式保护了土地和绿水青山,也不违背祖先的意愿。”他的话让许多原本对文明殡葬持观望态度的老人开始认真思考。年轻的村民表示:“以前对新的殡葬方式不太了解,现在大家一起学习,觉得很有意义,也愿意和家人一起接受新观念。”

三、田埂边的对话

正值农忙时节,在田间地头,乡干部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趁着休息的间隙,开启了一场关于移风易俗的田埂对话。挂钩工作队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反对封建迷信,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我们党员同志更是要以身作则,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用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旁边的彝族志愿者及时将话语传达给一些不太懂汉语的老人。听到这些,大家纷纷表示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践行移风易俗。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移风易俗的新风吹起了层层涟漪。

微信图片_20241226091150

下一步,龙潭乡将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创新活动方式,以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主题活动,进一步贴近群众、发动群众,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村民的日常行为习惯,营造浓厚的讲文明、树新风、破旧俗的良好氛围,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实现社会风气向善向好发展。